水处理技术支持
联系我们
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昌宏路高原明珠国际五金机电城B7-5号
销售咨询:0871-63512423
技术咨询:0871-67016730(传真)
服务热线:137 0876 8226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谢绝推销电话)
网站:http://www.waterhq.cn
邮箱:kmwater@qq.com
邮编:650217
水处理技术支持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水处理技术支持 >> 正文

反渗透膜化学清洗后产水电导率升高原因分析
发布者:皓泉水处理 发布日期:2025-09-23 浏览


反渗透膜化学清洗后产水电导率升高原因分析,这是运维中常见的困扰,其根源往往是反渗透膜清洗过程本身或后续操作引入的扰动,而非清洗无效。以下分析基于RO反渗透膜系统运行和化学清洗的物理化学原理:

 

1. 清洗药剂残留:清洗过程中使用的酸(如柠檬酸、盐酸)、碱(如氢氧化钠)或表面活性剂未能被彻底冲洗干净。残留的离子(如 Na, Cl, 柠檬酸根)会溶解在产水中,直接导致电导率升高。碱性清洗剂中的硅酸盐或磷酸盐添加剂也可能残留并缓慢释放。

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,尤其发生在冲洗时间不足、冲洗流量/压力不够、或者系统设计导致死角残留的情况下。

 

2. 清洗对反渗透膜表面特性的暂时性改变:化学清洗,特别是强碱清洗,会暂时性地改变聚酰胺复合膜(最常用RO膜)表面的电荷状态和亲水性。

这种暂时性的改变可能导致膜表面对特定离子的排斥力(Donnan效应)在清洗后初期略有减弱,或者膜孔道有轻微溶胀,使得少量盐分更容易透过。随着系统持续运行(几小时到一两天),膜表面特性通常会逐渐恢复稳定,电导率随之下降。

这不是膜损坏,而是一种可逆的物理化学状态变化。

 

3. 清洗过程扰动导致密封失效或O型圈移位/损坏:化学清洗时,系统压力、流量、温度的变化以及化学药剂的侵蚀性,可能对压力容器端板、适配器、膜元件之间的O型圈或膜袋粘接线造成影响。

O型圈可能移位、变形、老化脆裂或被化学药剂溶胀损坏,导致浓水侧的高盐水分泄漏到产水侧(“Telescoping”效应或端面泄漏)。

强化学药剂或不当操作(如压力冲击)可能导致膜元件边缘的粘接线出现微小破损,形成浓水向产水的旁路。

这是导致电导率显著且持续升高的严重原因。泄漏点可能非常微小,但足以让高浓度盐分混入产水。清洗操作本身(如升压/降压过快)是常见诱因。

 

4. 清洗后冲洗不彻底,污染物重新沉积或扩散:这些被剥离的污染物可能没有完全排出系统。在系统重新启动初期,部分污染物可能重新沉积在相对干净的膜表面,形成新的、可能更疏松的污染层。残留在浓水通道和产水通道交界区域的污染物会向产水侧扩散。

清洗液将污染物(如结垢、胶体、生物膜)从膜表面剥离并溶解/悬浮在系统中。如果后续冲洗不充分(时间短、流量低、未分段冲洗),这些重新沉积或扩散的污染物本身可能含有离子,或者形成一个粗糙层,削弱膜的脱盐屏障作用。

冲洗的彻底性至关重要,要确保排出的冲洗水电导率接近进水且稳定,并尽可能采用与正常运行时相近的流量和压力进行冲洗。

 

5. 清洗过程中温度升高带来的影响:化学清洗通常在较高温度(如 30-40°C)下进行以提高效率。水温升高会降低水的粘度并增加分子扩散速率。温度升高会轻微降低膜对盐分的截留率(盐透过率增加),这是膜的固有特性。清洗后如果系统未完全冷却到正常运行温度就测量,产水电导率会偏高。高温增强了盐离子通过膜的扩散作用。

 

6. 预处理系统未及时恢复或失效:

化学清洗期间,预处理系统(如多介质过滤器、活性炭过滤器、保安过滤器)可能处于旁路或未同步进行维护/反洗。

清洗后启动RO时,如果预处理效果不佳(如过滤器穿透导致浊度/SDI升高,活性炭失效导致余氯/有机物进入),污染物会迅速再次污堵膜表面。新形成的污染层会降低脱盐率,导致电导率升高。这可能被误判为清洗本身的问题。确保在RO启动前,预处理系统已完全恢复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。

 

相关信息
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